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以下簡稱“微電子所”)成立于1958年。是我國微電子技術和集成電路產業領域的創新研發核心機構之一,是國內唯一具備從原理器件、集成工藝、系統封裝到核心芯片開展全鏈條研發、成體系進行核心技術攻關的綜合科研機構。學科方向涉及集成電路設計、制造、封裝、設備,微納加工,光學檢測、物聯網核心技術及應用等。
微電子所目前設有5個半導體器件與集成電路制造研發單元(硅器件與集成研發中心、微電子器件與集成技術重點實驗室、高頻高壓器件與集成研發中心、集成電路先導技術研發中心、系統封裝與集成研發中心),3個集成電路裝備研發單元(微電子儀器設備研發中心、光電技術研發中心、光刻技術總體部),6個集成電路設計與應用研發單元(智能感知研發中心、健康電子研發中心、新能源汽車電子研發中心、通信與信息工程研發中心、智能制造電子研發中心、EDA中心)
微電子所目前在職職工1千余人,其中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研究員及正高級工程技術人員153人。
根據研究所“十四五”規劃及重大科研任務的需要,現誠邀海內外優秀青年科技人才依托我所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
一、項目簡介
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勵在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方面已取得較好成績的海外優秀青年學者(含非華裔外籍人才)回國(來華)工作,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創新性研究,促進青年科學技術人才的快速成長,培養一批有望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學術骨干,為科技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項目指南詳見: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34/info83268.htm
二、招聘領域
微電子與集成電路領域相關方向,主要包括:集成電路先導工藝與三維集成、新型存儲器與系統芯片應用、自主可控關鍵核心芯片與器件、集成電路制造裝備及核心技術、超低功耗與微弱信號探測芯片及應用、新原理信息器件、碳基電子器件及融合技術等。具體內容詳見研究所科研部門介紹http://www.ime.cas.cn/jgsz/kybm/。
三、申請人條件
(一)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的申請人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具有良好的科學道德,自覺踐行新時代科學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2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學位;
4、研究方向主要為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
5、在2022年4月15日前,一般應在海外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研發機構獲得正式教學或者科研職位,且具有連續 36個月以上工作經歷;在海外取得博士學位且業績特別突出的,可適當放寬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專家認可的科研或技術等成果,且具有成為該領域學術帶頭人或杰出人才的發展潛力;
7、申請人尚未全職回國(來華)工作,或者2021年1月1日以后回國(來華)工作。獲資助通知后須辭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無工作,全職回國(來華)工作不少于3年。
(二)限項要求
執行中央有關部門關于國家科技人才計劃統籌銜接的要求。同層次國家科技人才計劃支持期內只能承擔一項,不能逆層次申請。
四、配套支持
正式入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研究所將給予入選者如下待遇和配套支持:
(一)聘用崗位。聘為研究員崗位,博士生或碩士生導師。
(二)科研經費。提供300-900萬元的科研啟動經費,根據需要一事一議。
(三)薪酬待遇。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具體面議。
(四)團隊建設。配備研究生招生指標,協助建立研究團隊,提供所需辦公用房。
(五)個人補貼。提供生活補貼100萬元,符合條件的發放一次性安家費。
(六)其他支持。享受公費醫療待遇,提供人才公寓,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協助解決配偶、子女在京落戶,協助解決子女入學、入幼。
(七)特別說明。參加會評未通過或具有相當水平的青年學者,可推薦申報中科院人才計劃,提供研究員、副研究員崗位及相應待遇。
五、申請程序
(一)請將簡歷及代表性成果發送至聯系人郵箱,標題注明姓名-優青(海外)計劃,如有意向團隊請在郵件內說明;
(二)通過遴選的申請人與微電子所簽訂工作意向協議書,依托我所申報“海外優青”項目,于4月5日前通過https://isisn.nsfc.gov.cn/登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系統完成線上申報。
六、聯系方式
熱忱歡迎青年人才通過電子郵件、電話等方式與人事處聯系并遞交應聘材料,歡迎相關政策咨詢。感謝您對微電子所的信任與支持!
聯系人:鮑洋、段博穎
電話:010-82995718/010-82995656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土城西路3號微電子研究所人事處
郵政編碼:100029
E-mail:baoyang@ime.ac.cn/duanboying@ime.ac.cn
網址:http://www.ime.ca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