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簡稱“廣州健康院”)于2006年3月正式成立,是中科院首個面向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需求、在實施“知識創新工程”試點中與地方共建的研究所,它的成立填補了當時華南地區生物醫藥領域國立科研機構的空白。廣州健康院主要從事干細胞與再生醫學、化學生物學、感染與免疫、公共健康、科研裝備研制等領域的研究,建有細胞譜系與發育研究中心、細胞再生與生物治療研究中心、感染與免疫研究中心、化學生物學與藥物研究中心、健康研究中心等5個科研單元,建有完善的所級科研條件綜合支撐中心,其中公共平臺設有分析測試中心、實驗動物中心、生物醫學數據與超算中心、治療性細胞制備研究中心、移動式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等,以及多個特色支撐平臺;聯合建成了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與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共建)、中國科學院再生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廣東省干細胞與再生醫學重點實驗室及廣東省生物醫藥計算重點實驗室,為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的主要建設依托單位和中科院香港創新研究院干細胞創新中心的依托單位。
現有在職職工384名、在讀研究生459名。有學科領域帶頭人50余人,其中90%以上從海外引進?,F有國家級人才計劃獲得者、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家組成員、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首席科學家、國家高端外國專家、國家人才計劃青年拔尖人才、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等30余人,中科院人才計劃、中科院特聘研究員、中科院卓越青年科學家以及“南粵百杰”、廣東省領軍人才、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獲得者等40余人。
“十四五”期間,研究院將著力建設細胞譜系大科學設施,發展多組學分析與鑒定技術和設備,建設國際細胞譜系研究中心;依托設施,聚焦細胞譜系與細胞命運轉化的基礎研究,重點解析人類細胞發育譜、疾病譜和衰老譜,發現細胞命運調控的機理,獲取命運操控的手段;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從細胞譜系基礎研究出發,重點解決腫瘤和傳染病的應用問題,形成對中晚期腫瘤的細胞與生物治療、華南高風險傳染病源與宿主細胞相互作用及小分子調控兩大重點應用出口方向。
為夢新出發,一起向未來。我們期待更多德才兼備、有夢想的海外青年人才依托廣州健康院申報海外優青項目,共同致力于人民生命健康這一根本性國家戰略需求。
一、項目簡介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2022年繼續實施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項目(海外)。 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勵在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方面已取得較好成績的海外優秀青年學者(含非華裔外籍人才)回國(來華)工作,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創新性研究,促進青年科學技術人才的快速成長,培養一批有望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學術骨干。
二、申請條件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具有良好的科學道德,自覺踐行新時代科學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2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學位;
4、研究方向主要為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
5、在2022年4月15日前,一般應在海外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研發機構獲得正式教學或者科研職位,且具有連續36個月以上工作經歷;在海外取得博士學位且業績特別突出的,可適當放寬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專家認可的科研或技術等成果,且具有成為該領域學術帶頭人或杰出人才的發展潛力;
7、申請人尚未全職回國(來華)工作,或者2021年1月1日以后回國(來華)工作。獲資助通知后須辭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無工作,全職回國(來華)工作不少于3年。
8、執行中央有關部門關于國家科技人才計劃統籌銜接的要求。同層次國家科技人才計劃支持期內只能承擔一項,不能逆層次申請。
三、招聘領域
包括且不限于干細胞與再生醫學、化學生物學與藥物化學、感染與免疫、公共健康、科研裝備研制等相關領域。
四、薪酬福利待遇
1、直聘為研究員,享受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福利待遇;
2、提供60萬元基礎年薪+科技產出績效獎勵;
3、提供400萬以上元安家費(含中科院及地方配套經費);
4、提供400-700萬元的科研啟動經費(含中科院配套經費);
5、認定為博導資格,對研究生招生給予傾斜支持;鼓勵積極招收副研究員/特別研究助理/博士后,提供充足的博士后招收指標。
6、提供180平米以上的辦公和實驗用房,優良的科研環境及實驗平臺。
7、協助解決配偶工作和子女入學入托等。
五、招聘流程
上述崗位長期接受申請。請將個人學術簡歷、成果等證明材料發送至郵箱chen_he@gibh.ac.cn。
六、聯系方式
單位網址:www.gibh.ac.cn
單位地址:廣州市黃埔區科學城開源大道190號
聯系人:陳老師、古老師
電話:020-32015250、32015281
郵箱:chen_he@gibh.ac.cn